作为科技型高新技术企业,创新是贵州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下称贵州水利院)技术发展的生命力。贵州水利院寄情贵州山水63载,一路拼搏、一路创新,依托体制改革,全面转型升级,在“水美贵州”建设征程上,留下浓墨重彩的点睛之笔。站在新的发展阶段,贵州水利院立足贵州,开拓多元市场,深入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在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征程中,实现从国有制向混合所有制的身份转变,用新业绩应对挑战、奋勇前进。近日,贵州日报水美贵州专刊专访了贵州水利院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申献平。
申献平同志近照
问:贵州作为典型的喀斯特山区,生态环境脆弱,石漠化严重,工程性缺水成为“顽疾”。贵州水利院作为省内水利设计龙头,一路攻坚克难、开拓创新,取得硕果累累。贵州水利院在服务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中取得了哪些成绩?
答:贵州沟壑纵横,河流密布,资源丰富。喀斯特发育的地形地貌,虽然带来了俊美奇山,但也造就了生态环境脆弱、石漠化严重的窘态,受资金、人才等制约,贵州水利水电开发工作起步晚,工程性缺水问题严重制约贵州经济社会的发展。
1958年,贵州水利院成立,贵州水利水电行业有了一支专业的队伍。贵州水利院刚成立后不久,贵州启动猫跳河全流域水电开发,援建的前苏联专家曾断言猫跳河绝不会建坝成功,但贵州水利院的老前辈们凭借简陋的勘测设备,风餐露宿数百个昼夜,用一个经典工程,打破了前苏联专家的预言,也为贵州水利水电开发注入强劲的定心剂。63年来,我们一代又一代的水利人先后完成了贵州境内长江、珠江流域100多条河流的水资源开发、利用、保护和治理规划,在国内外水利、电力、交通、市政等领域完成了1700多项工程。截至“十三五”末,贵州在建骨干水源工程达到465座,贵州全省水利工程年供水能力提升到126亿立方米,大中型水库进入中国国家规划数量和项目开工数量均居全国之首。
这些大中型水库中,有50%以上的工程由我们贵州水利院承接,当中最为经典的是黔中水利枢纽一期工程、夹岩水利枢纽及黔西北供水工程。其中黔中水利枢纽工程是贵州首个跨流域、跨地区、长距离输水的大(1)型水利工程,有着“渡槽博物馆”之称的黔中水利枢纽工程,实现了贵州延续半个世纪的“引山岔河之水,灌溉黔中地区良田”梦想。夹岩水利枢纽及黔西北供水工程是贵州省在建最大规模的水利工程,专家预测夹岩工程从设计到批复,预计要用10年时间,但仅用4年时间就实现了。工程建成后,为毕节、遵义等地的267万人供水,为区域扶贫开发及改善生态环境创造条件。此外,贵州水利院还积极参与毕节市和黔东南州的全省脱贫攻坚饮水安全挂牌督战工作,累计派出476人次,越野车236架次,投入1500万元,为解决现行国家标准下的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如期实现全面脱贫,贡献了力量。
贵州水利院提供服务的我省第一个大型水利枢纽工程——黔中水利枢纽工程。图为该工程的平寨水库。杨良强 摄
问:贵州水利院完成了从国有制向混合所有制的身份转变,这更有利于水利院甩开双臂更好拥抱市场。机遇与挑战并存,公司的发展有哪些思考?
答:公司改制后的战略发展规划是以上市为目标,打造水利方面的科技型现代化企业。
在上市方面,目前已经进入IPO培育期,公司被纳入贵州省上市挂牌后备企业资源库,计划2023年申请上市。同时,科研办公基地加快新建,预计2023年底可以完工。业务方面,未来五年,公司将继续以“水”为主,围绕“水”来做文章。以前主要围绕传统勘测设计及总承包业务,现在要逐渐向水利施工、水环境治理、水利监理、水利信息化方向拓展。争取五年内产值由现在的10亿元达到20亿元,企业总体收入翻一倍。从以水资源开发利用全过程技术服务为核心业务领域,向生态环保事业和城镇化建设延伸,持续推进数字化转型,以具备全过程、一体化服务能力的咨询公司为起点,形成以水为主、产业多元、立足西南、辐射全国的发展格局,向科技引领、资本带动的工程公司迈进。
问:人才是贵州水利院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改制后将如何引才、用才,最大限度激发人才活力?
答:作为科研型企业,人才是公司的立身之本,是一直处于行业技术领先地位的关键。
为促进公司健康发展,在改制过程中,我们通过股权结构设置优化,让骨干员工持股达到国家规定的混改最高比例30%,成为公司最大股东,是实际控制人,极大增强了员工的主人翁意识。
过去,贵州水利院人乘坐马车、面包车、大卡车跑工地,凭着算盘、机械式手摇计算器、多位对数表搞测量,坐在红砖楼里的煤炉子边通宵达旦做设计,在如此物资匮乏、基础条件差、人才稀缺的时代背景下,却奇迹般地创造出一个又一个山区水利水电工程。进入新时代,我们一方面要继续传承发扬老一辈艰苦奋斗的精神,另一方面也需要加强人才培养与时俱进,我们根据业务的需要,有针对性的制定了制度,对内加强培训,提升技能,对外招聘专业技术人才,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目前,公司有研究生学历207人,其中硕士201人,博士6人,中级职称189人,副高级职称237人,正高级职称89人。已有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3人,省政府特殊津贴2人,水利部5151人才工程部级人选1人,省管专家2人,西部之光访问学者1人,贵州工匠1人,贵州省五一劳动奖章2人,贵州省劳动模范1人。同时青年人才辈出,有水利青年科技英才1人,省青年科技奖5人,省优秀勘测设计师5人,贵州省优秀科技工作者2人,省高级创新人才中千层次人才8人,省青年勘察设计师5人,其他省内各专业的专家200余人。同时,已建立研发中心、博士后工作站、贵州省级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正在筹备建立院士工作站。同时,公司正蹄疾步稳全面推进管理深化改革,完善创新管理,通过成立科技创新部,形成科技与生产相融合的体制和机制,让科技带动生产,生产促进科技,并每年拿出公司收益的3%,投入到科研当中,有效激发了人才的活力。
贵州水利院提供服务的尖坡水电站。贵州水利院供图
问:“绿色”是新时代贵州最靓丽的底色。贵州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大力推进大生态战略行动,两条底线一起守,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面对新形势新要求,贵州水利院如何注入绿色发展理念,提升目标任务助推贵州经济高质量发展?
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良好的生态环境是贵州的发展优势和竞争优势。早在10多年前,在当时大力开发建设的背景下,贵州水利院就开始注重开发与保护的统一性,成立环保院,在工程施工设计中贯彻绿色生态理念。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明确提出“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水环境治理、水生态修复、水污染防治等,将是今后水利的一个重点。
乡村振兴战略和贵州强省会战略给公司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贵州推进新型城镇化,五年全省城区将新增300万人。人口的发展必然带来水利的需求。在乡村振兴中,农村水系工程建设必不可少,农村污水处理、河道治理、沿河环境打造等,都是非常大的市场。
未来,我们会从施工、水环境治理、监理、信息化方面着手,进一步拓展业务,做大做强做优企业。当前贵州水利院的子公司已拥有二级施工资质,争取未来两到三年,升级为一级施工资质。同时,贵州水利院继续发挥水利信息化方面的优势,在已有“贵州水利云”、河湖大数据管理系统等成功案例基础上,升级改进,走出贵州,面向全国推广
贵州水利院将深入贯彻高质量发展理念,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勇往直前的奋斗姿态,一以贯之持续抓好企业创新和发展,打造成为水资源的数智工程师、推动水域生态文明建设的标杆企业。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冉阿建
编辑 申瑜
编审 王斌